<address id="5535d"></address>
    <address id="5535d"></address>
    <noframes id="5535d">

            <form id="5535d"></form>
            <address id="5535d"><th id="5535d"><progress id="5535d"></progress></th></address>

            咨詢電話:15161463779
            當前位置: 網站首頁 > 育兒寶典 > 育兒早教 >

            嬰幼兒的早期教育,應該從走路開始!

            2019-12-05 09:47
            當一個孩子真的能夠開始學會聽懂語言的時候,就是孩子開始接受教育的時候。這個階段屬于嬰幼兒早期教育,基本上孩子的性格養成和習慣都是父母給與的,在這個時期的教育方式,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。畢竟中國的古話說“三歲看老”,一個孩子差不多三歲左右,就能夠看出他未來的性格發展趨勢,看出他是否擁有良好的品格等問題。而最好的早教,應該從他第一次的走路開始。
            當小孩子開始嘗試獨立走路的時候,那么他基本上也開始學會了說話,能夠聽懂并且模仿家長的語言。這個時候,孩子對于家長的依賴性也特別的眼中,尤其是對于媽媽的依賴,每一個孩子在這個時期,不管做任何事情,感受到任何情感,都希望得到媽媽的關注。
           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開始學會避免如何讓孩子的成長不要過于的“嬌氣”,因為一些祖輩對于孩子的溺愛,讓孩子的性格出現了很大的問題。比如說如果孩子剛開始學會走路,碰到了一些桌椅可能會失去平衡而摔倒,不少的祖輩家長們都會著急的趕去孩子的身邊問“疼不疼?哪里摔了?哎喲我可憐的寶寶……”一般這樣的開頭,孩子都會因為生理的疼痛和想要引起寵愛的心理而大哭,有的家長甚至會打“桌子”,并且責怪它們。而小孩子“小霸王”的性格就此養成。
            很多媽媽在看嬰幼兒早期教育的書籍,都會看見相同的觀點,那就是讓摔倒的孩子自己站起來。許多國外的家長們也都是這樣的做的,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年輕媽媽都會這樣做呢?難道是因為她們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嗎?當然不是,那些對于孩子摔倒后不去“哄”的媽媽來說,是希望鍛煉孩子的意志力,讓孩子學會在困境之中用自己的力量來改變困難,征服困難。
            如果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之中,是像祖輩家長那樣,去主觀性的責怪別的事物,那么非常容易養成孩子唯我獨尊的性格,遇見任何事情都不會自我反省,反而會慣性推脫責任,做錯了任何事情都會尋找借口,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。要知道孩子的性格和習慣是潛移默化之中養成的,不給孩子錯誤的教育,才能夠讓孩子正確的成長起來。
            當孩子摔倒的時候,作為媽媽的可以鼓勵孩子,可以激勵孩子,當孩子站起來并且學會走路并到達媽媽身邊的時候,媽媽可以抱住孩子表揚他,這樣的方式才是正確的教育模式。

            熱點推薦

            最近的中文字幕视频完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