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剛剛生完小寶寶的家庭,都會將小寶寶當成精貴易碎的“物品”來照料,害怕孩子冷了,怕孩子餓了,怕孩子摔了……如果孩子在醒來的時候,有一些咬手的習慣,也會及時的制止,因為很可能細菌會通過寶寶的手進入到身體之中,從而讓寶寶生病。對于很多的家長來說,小寶寶當然不止是有這樣的一個習慣,在這個階段之中,小寶寶可能會對陌生人的氣味和體溫感受到排斥,從而大哭大鬧無法哄好,也可能會隨手抓家長們的頭發,從而扯痛頭皮。相對寶寶的這些習慣對于家長來說,都是非常不好,一些家長在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時候,都會及時的糾正孩子的習慣,這樣真的好嗎?
喂養0-1歲寶寶注意什么才能夠讓寶寶得到更好的成長呢?
首先需要知道,寶寶養成這些“壞習慣”是因為什么,從而才能知道如何去“改變”。實際上在這個階段之中,寶寶的壞習慣并非需要刻意去糾正,反而是引導“壞習慣”,才能夠讓寶寶成長的更好。
許多小寶寶在媽媽的懷抱之中,可能吃奶的時候,就會開始邊玩邊吃,有的小寶寶會死死抓住媽媽的頭發,將媽媽頭皮都弄痛的。有的小寶寶會將自己的奶瓶或者奶嘴,吃著吃著就扔出去,這些行為都是因為寶寶這些階段正在成長,四肢在協調平衡之中,寶寶在自己進行抓握能力的訓練,同時也是鍛煉眼手的協調性。將手中的物品抓住扔出去,物品掉落形成的軌跡可以會吸引寶寶的注意力,讓寶寶感受到物質離開手中和存在的感覺。所以,很多寶寶對這個游戲都樂此不疲。
作為一個新手媽媽來說,不要及時制止寶寶的行為,這樣不僅容易阻礙寶寶的感知力發育,同時對于智商和協調能力都有所阻礙。如果害怕寶寶在這個時期弄上自己,可以給寶寶一些紙團做成的球或者是嬰兒專用的抓握玩具。
其次讓媽媽苦惱的另外一個習慣就是寶寶愛吃手指頭,這個時期是孩子人格發展第一階段的外化表現,是孩子通過嘴巴來感受探索世界的第一步,媽媽們只要注意好寶寶手部的清潔問題,可以放任孩子的這種“口欲”,當孩子滿足以后,自然會停止這種行為。
喂養0-1歲寶寶注意什么的問題還有很多,只是這兩點孩子常見的習慣往往會被家長們制止,其實用引導和改變的方式放任孩子的習慣,容易讓孩子智商更早發育,也不容易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。